你可能不知道,平均每16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中风。中风可谓肆虐中国的第一杀手,是造成中国人寿命损失的第一大病因,且正在逐年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 中风成为十大死因之“头号杀手”
据统计,中国人平均一生“中风”的风险将近40%!究竟中风是怎么回事?会有哪些先兆?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PART 1
中风是怎么回事?
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中风,学名叫脑卒中,简单来说就是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出了问题。如果把脑血管比作水管,堵了就是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占了中风的85%;裂了就是出血性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溢血。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
01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
02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特别是房颤、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高尿酸血症、吸烟、酗酒、肥胖。
PART 2
中风有哪些先兆?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推荐使用简便的“BE FAST”评分系统进行快速评估。
PART 3
中风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这是真正的预防,也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变化,使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或缩短致残的时间。
(一)一级预防
0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头号元凶。生活中要经常测量血压,如果你的血压高压经常高于140或低压经常高于90,就需要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了高血压,建议及时药物控制、有规律地运动锻炼以及饮食调整。
02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定期验血了解血糖情况。控制目标如下表:
03
控制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较大。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卒中研究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对危险。
04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每年约5%,是同年龄组的6倍,风心病房颤卒中危险增加17倍。
对于房颤脑栓塞低危患者,可不用抗栓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应抗凝治疗。
05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由动脉硬化引起。
有临床数据统计,近半数中风都与颈动脉狭窄有关;45岁以上中风患者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达76%!
建议年龄大于 40 岁,并且符合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的人,定期检查颈动脉彩超:
①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肥胖、缺乏运动、家人曾患中风;
② 以前发生过中风;
③ 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
医生会结合症状以及狭窄的程度,决定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06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 6倍,长期被动吸烟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82倍。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喝酒者高3倍。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07
控制体重
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高于非肥胖者2.2倍,成年人BMI应控制在28kg/m2以内。
08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同型半胱氨酸高于16μmol/L时应予干预。一般人群以饮食调节为主,也可采取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二)二级预防
除了和一级预防一样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外,二级预防还有药物三大基石,分别为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降脂药。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