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发性震颤这个词大家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它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运动障碍方面的疾病。前段时间因病暂别歌坛的郭聪明就是患的这个病。一旦,患者患有了该种疾病,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今年54岁的罗女士,也被这个病困扰了6+年,一起来看看她的诊疗故事。
01 两次误诊
今年54岁的罗女士在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不自主摆动,偶有头晕,发作时间几分钟,自行服用头痛粉后症状稍有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脂血症”。
后出现右上肢抖动,再往后左上肢和双下肢也开始抖了,再次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未予以治疗。
02 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女士了解到我院可以治疗她这种病。慕名来到我院,寻求明确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的区别
1.病因。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现在还没有明确定论,感染、炎症、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
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已经明确:中脑黑质神经核团里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或死亡,多巴胺减少导致大脑缺乏多巴胺,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2.震颤方式不同。
虽然这两种病都有震颤,但是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惟一症状,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还有一些别的症状,如因肌肉僵直、动作缓慢、面具脸、写字越写越小等。
此外,特发性震颤的震颤和帕金森的静止性震颤不同。静止性震颤是患者处于静态时,肢体也会抖动,比如患者静坐时,手、脚也在抖,运动时抖动反而减轻。
特发性震颤一般是处于某姿势的时候出现震颤,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即动的时候出现震颤,比如夹菜、端水杯容易洒,严重患者静息时也可能出现震颤。
3.发病部位不同。
帕金森病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和躯干,一般先从一侧上肢开始发病,到下肢后,再发展到对侧上肢、下肢,还累及面部、舌和下颚。帕金森患者若头部有震颤,是由于肢体剧烈的静止性震颤波及至躯干,影响头部所致。而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在手、前臂和头,躯干和下肢不容易受累。
4.发病年龄。
帕金森的发病年龄通常在中老年期,尤其是60岁以上者,青少年期较少;而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段很宽,40岁以上的多见,家族性的多在20岁以前发病。
5.家族史因素。
临床数据发现,特发性震颤的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帕金森。前者大约为50%~70%,后者低于10%。
6.所服药物不同。
帕金森主要是美多芭、森福罗、柯丹、安坦、金刚烷胺等;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心得安、扑米酮、氯硝安定等。
当然,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也有相同之处:早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药物治疗无效后,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两种:机器人立体定位手术和脑起搏器手术(DBS)。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机器人手术和DBS各自的手术原理和特点
机器人手术
手术是通过CT或核磁共振融合,在三维空间下,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误差低于0.1毫米,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准确地神经毁损修复,同时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修复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1、定位准
使用影像学定位(CT、MRI)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美国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术后治疗立竿见影
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创伤小,费用相对较低
解决了以往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DBS
安装脑起搏器是将一支不足1毫米粗细的精细电极,在患者大脑上准确定位后,放置到脑内的特定部位。这支电极与火柴盒大小的微电脑刺激器相连接,通过微电脑刺激器发送个性化的电信号,整合大脑的相关信息传递,使人体活动达到协调状态。
1.作用可逆、可调节的。
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来调节。
2.可发展性。
手术保留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功能,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方法创造条件,也就保留了患者获得新生的权利和希望。
3.双侧治疗。
对震颤患者的身体双侧的症状都可有效控制,不需要先做一侧手术,再做另一侧。
03 确诊为“特发性震颤”,考虑手术
经过我院会诊及相关检查,罗女士确诊为“特发性震颤”。在了解了两种手术方式的原理以及各方面特点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接受机器人手术。
患者术后
罗女士回忆说,当时手术是有点怕的,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很积极配合医生。手术过程大概30多分钟,听到教授哈哈大笑,她就知道手术很成功。术后观察,像写字、画圆这些动作,现在做起来都没问题了。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