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作为目前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帕金森在中国的形势日益严峻。据悉,全球450多万患者中有220多万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而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50岁以后发病。其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与此同时,病人的非运动症状, 如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较大负担。
Q:什么因素会导致帕金森?
A:帕金森的具体病因不明,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表面原因为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导致的。
01、年龄老化
帕金森患者主要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中,年龄越大发 病率越高。
02、家族遗传性
有家族性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03、环境因素
环境中潜在的有毒物质,损伤了大脑的多巴胺神经元。
值得注意的是,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也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现状
帕金森年轻化,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
注意!原属于老年疾病的帕金森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有关报告显示,因受环境污染、脑外伤、吸毒等因素影响,年轻人也有可能患帕金森病。临床上遇到的5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不断增多,30多岁的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十几岁的患者。有统计显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该病总人数的10%。
其次,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近八成的帕金森病患者未能及时就医的重要原因。有调查发现,发病后1-3年内便开始治疗的病人,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治疗的病人。
怎么预防帕金森病?
1、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是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可以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2、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3、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
4、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不幸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在帕金森初期,是可以使用药物控制症状的。但药物治疗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当帕金森发展到晚期时,患者会因病情进展或服用药物加量而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开关现象、异动症等。此时,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有:脑立体定向仪术、DBS脑深部电刺激术。
01 、脑起搏器(DBS)技术
一听说“起搏器”,我们一般联想到的是心脏起搏器。如今,起搏器摇身一变,“进化”成“脑部的起搏器”——深度脑刺激术,用来治疗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
医生用手中的遥控器对准埋置在患者皮下的微电脑刺激器,就可以调控需要的参数,改善患者的病态,使患帕金森病不能走动的“木头人”能自如走动。
“脑起搏器”较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刺激作用是可逆转的,关闭刺激电源,其作用随即停止。其次,“脑起搏器”不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损害,其安全程度比“细胞刀”造成的手术损毁要高。
02 、脑立体定向仪术
一看到机器人,能立刻联想到的就是高科技。脑立体定向仪,正是目前国际前沿尖端科学与医学结合下的产物。它通过CT或核磁共振融合,在三维空间下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在误差低于0.1毫米的精度下,能迅速、精准地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的准确位置。再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准确的神经损毁修复,同时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修复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达到临床功能性的恢复、生活自理的目的。
技术优势
1、不开刀、创伤小
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美国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术后治疗立竿见影
临床治疗案例15000余例,并发症发生率< 0.5%。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定位准,并发症少
解决了以往细胞刀毁损术等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